在校园,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湘信·我”志愿者,师生们之间经常流行的一句话是:“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近日,我院“湘信·我”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获评第22届“湖南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是市属高职院校唯一入选团队。我院作为扎根雷锋故里长沙望城的一所高职院校,学院将弘扬雷锋精神与践行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广大师生在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志愿服务与实践中,结合所学专业,打造品牌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实践中成长,与时代共同进步。
党建引领团建,建立长效机制
为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共青团的领导,学院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以党建引领团建,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坚定信仰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先锋作用。学院以教工团支部为依托,设立“湘信·我”学雷锋服务总队,在各二级学院设8支学雷锋服务分队。各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成立团支部,团支部书记兼任队长,并配备指导老师,既围绕社会公益事业开展主题志愿者行动,也围绕教育行业、教育领域开展健康志愿、专题献爱心等行动,不断拓展志愿者活动领域,同时增强了志愿服务活动小组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湘信·我”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核心成员142人,全部为青年师生,目前注册志愿者达9264人。
2022年,作为第一个响应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的“抗疫情、捐热血”无偿献血活动号召的高校,在封闭管理的情况下,党有号召团有行动,5天内715名师生捐献热血26万余毫升,获得湖南经视、湖南公共频道、红网、新湖南等多家媒体报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随着助力家乡疫情防控、走近社区开展反诈宣传、陪伴邻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参与春运期间的秩序引导等活动的开展,“湘信·我”志愿服务者们将“雷锋家乡学雷锋”的“红马甲”志愿服务精神带到了家乡的每一处。
结合专业所长,主动担当作为
专业化是未来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专业化进程,需要建设专业、规范的志愿服务组织,培养具备专业素质、技能的专业志愿人才。学院师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时,结合专业所长不断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电子工程学院师生志愿者深入中小学开展机器人知识科普实践教育活动,利用自己所学机器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科技实践能力,让中小学生提前接触、了解机器人科技创新知识并激发探索热情。三年来团队开展了95场公益科教活动,足迹踏遍了长沙、郴州、衡阳、怀化、永州、湘西、益阳、邵阳等8个地区,受益师生16050人次,累计参与志愿者261人次,起到了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示范作用。
经济管理学院发挥电商专业优势,师生志愿者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在浏阳市淳口镇鹤源村、邵阳市黄桥镇东边村开展电商助残公益培训、直播带货农场品等方式,形成高校与乡村之间的长效帮扶机制,在为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的同时,促进湘信院学子成长成才。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通过社区服务示范岗建设,学院联合望城区乌山街道,开展了贯穿全年的网络安全进社区、进中小学的志愿宣讲与宣传活动,受益人数近万名。2021年寒假,网络安全志愿服务队的师生们回乡在常德市桂花村、永州市三口塘镇、常宁市新阳村等12个村镇,走进乡村基层组织、中小学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家乡人民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打造品牌特色,参与社会治理
2022年,在长沙市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项目雷锋榜中,学院彩虹课堂项目和校园慈善超市项目位列第一、第二,广获好评。
彩虹课堂项目从2018年来持续开展关爱残障儿童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多家慈善机构关注,联合了多家院校,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了536人,持续开展了30多场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8272.79小时,项目点赞数达到2229次。志愿服务让更多人了解了残障儿童的生活近况,带动更多人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校园慈善超市志愿服务队自2019年成立以来,立足学校、面向社会,超市内设立了“残障人士手工爱心义卖专柜”,主要出售来自长沙市芙蓉区家欣心翼精神康复会所暨芙蓉家欣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学员们在机构康复训练过程中制作的手工串珠成品,和其他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捐赠的价廉物美的商品,以及志愿者同学们为传播家乡文化带来的各地的特产零食,义卖所得的收益全部用于“彩虹课堂”脑瘫儿童帮扶项目中。同时,超市还承担了日常化捐赠站点、社区困难人群粮油发放、社区应急服务保障、便民惠民服务等多种服务功能。
目前,依托此类社会实践的平台,学院形成了一支志愿者人数达到728人的志愿团队,服务总时长突破10000小时,开展活动次数达到60余次,志愿服务受益人数达2000人。这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将“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