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争做新时代手艺人|机电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成就未来,“非遗”不容忘怀。为深化学习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心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追溯时代经典,感受时代情怀。8月10日下午,由校园慈善超市、入党积极分子、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来到望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争做新时代手艺人”的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致敬先锋,感恩时代。
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一把剪刀、一张纸,配着剪纸人那双被剪刀扎的满是伤口的巧手,锦绣乾坤、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更显匠心精神。
志愿者先对剪纸知识进行讲述,之后分发材料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起了剪纸。在这过程中,小朋友们发挥奇思妙想与图纸上的样式紧密结合,各式各样的创作带来了无限惊喜。2021级机电专业伍锦洋兴奋地说道:“这次剪纸交流让我感觉到了民间艺术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扛起时代使命,用我们的青春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剪纸在历史星河中继续发光发热!”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志愿者们结合PPT以及趣味小视频给同学们全面讲解着扎染的知识,同时展示了许多扎染的优秀作品。小朋友们制作的扎结及配色的方法各不相同,从选取色彩到创意生成,再到作品完成,都体现了小朋友们的巧思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件一件白T恤经过精心打造后,焕然一新,多样的颜色和错落的扎结,形成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图案。
志愿者们为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将扎染过程录制成小视频,呈现出探索实践的趣味性。现场的小朋友们和志愿者们通过亲手制作扎染作品,感受扎染的传统文化魅力,感受着祖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志愿者们介绍了京剧的来历与京剧脸谱的含义以及脸谱图案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等。随后,志愿者们发放画笔脸谱面具及绘画材料用具,小朋友们纷纷动手尝试,凭着自己对京剧脸谱的初步认识,用鲜艳的色彩和图案在脸谱白胚面具上将京剧脸谱与创意相结合一笔一划勾勒出人物的特征,并填充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一张张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脸谱呈现在眼前。此次“传承‘非遗’文化,争做新时代手艺人”的主题活动不仅增强了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更唤起在校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喜爱,自觉加入到弘扬“非遗”保护行列,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培养了少年儿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美德和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