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5日,我们追寻雷锋同志的足迹,向雷锋同志学习,来到雷锋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团山湖,参观“雷锋精神研学基地”望城区团山湖村研学基地。软件学院党总支的党员同志,来到团山湖拾光小学,坐到教室里,大家听软件学院党总支书记袁文豪同志讲党课《严守党的纪律加强党性修养:做好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听完党课后各位老师纷纷发言,如何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名好党员好干部。
袁文豪同志强调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基层这个青年干部锤炼党性、锻炼能力的“大舞台”上,我从历史到当下,从理论到实践,开拓了视野,增强了本领,坚定了信念,认识了差距,明确了今后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身为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与责任。(一)强化宗旨意识,锤炼为民服务本领。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舞台”的锻炼既是对振兴能力的加油充电,更是对自己思想的再洗礼、再锤炼。在《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中,有一段话使我受到极大震撼,顶着形成全社会负面舆论的风险办“农村孩子进县城”,冒着“乌纱”不保的风险决不放水库的一滴水,难道是他不懂不出事是为官之要吗,又或是他不知道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决执行完成上级交派的任务吗,我觉得不然,他只是时刻把人民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工作的第一位。“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被灌输的思想,他体现在我们每日的工作中,是最打动人的。回想起一年的基层生涯,越发为自己的抉择感到荣幸、庆幸,荣幸的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能够扎根在基层、在祖国乡村振兴第一线,我感觉无比自豪,这是人生最宝贵的历练;庆幸的是经历过彷徨、失落,但不曾退缩,而是越发明白群众的疾苦在哪里、群众的需求怎么解决,在乡村振兴这片沃土上为父老乡亲们真正做了些小事。 (二)强化担当意识,锤炼综合履职能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进入新时代,青年干部需要什么样的担当?在“我来讲党课”中有一段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各项工作在省内‘保三争二抢第一’目标要求”正是最好的阐释。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作为乡村振兴服务队的一员,我们不止要有敢闯敢拼、敢开先河的魄力,更要拿出敢于为民办事、勇于担当作为的精神,多去村民家里走几趟掌握群众真实困难,多去局所跑几趟把项目资金拉回村里,多去地头出把汗把规划项目落地落实,多发表几篇文章把产业品牌打出去,接几回“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蚂蚁”,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三)强化看齐意识,锤炼细照笃行本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这样说过,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所以我们青年人不仅要有“干事”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让我欣喜的同时,自满的情绪也在悄悄滋生。在日常工作中,特色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设、上级政策的争取、乡土人才的引进,一个个新的发展思路呈现在我的眼前,发散的振兴思路、扎实的写作功底无不在告诉我,我要学习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自满骄傲之心切不可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拿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精神状态,牢牢树立看齐意识,当好“小学生”,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找准切入点,发挥自身特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用实实在在的拼搏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廖瑞映:当年那时代说:“雷锋同志真是好样的!”不但那个时候有雷锋,现在的教师也有雷锋精神。 学雷锋精神,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教师在今后要不断扎实学识,以仁爱之心,积极争做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
李雄英:我是一名党员教师更要做到: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工作,为家长和学生搞好服务。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干事,还要有钉子精神,树好自身形象。
赵莉: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自己要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教师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德,对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有坚定教师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当同学们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立,学生的未来变得更美好。
欧楠: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每天工作再忙,也要重视政治学习,一定要把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李洋: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今后工作还要养成习惯于观察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观察到某种现象后,结合理论加以思索、分析、总结,找出隐藏在现象后的实质。